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纳米材料,是世界上已知具有超薄、超轻、超高强度、超强导电性,优异的室温导热和透光性,几乎完全透明,结构稳定,应用非常广泛,在复合材料、触摸屏、电子器件、储能电池、显示器、传感器、半导体、航天、军工、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被誉为“万能材料”,是推动战略高技术发展的关键材料,引起了学术界、产业界、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由于石墨烯应用领域广泛,一旦实现产业化,下游应用又有产业规模基础,将带动石墨烯产业链快速增长,发展前景巨大。
一、石墨烯成为全球发展热点
美国、欧盟、英国、韩国等积极投入到石墨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中,欧盟已投入10亿欧元用于石墨烯的研究和产业化应用,韩国投入3.5亿美元进行商业化,他们力图在石墨烯带来的产业化创新浪潮中争取技术制高点,占据先发优势。
据国际石墨烯大会预测:到2018年全球石墨烯规模约329亿美元,其中新型电子零件如柔性透明电极、柔性导线打印等领域约147亿美元,能源存储领域约122亿美元、环保领域约103亿美元、太阳能薄膜电池领域约46亿美元、生物医药、催化剂领域约14亿美元。预计,未来石墨烯全产业链规模有望达到万亿级产能。
目前,在石墨烯研究领域,新兴经济体与发达国家同处起跑阶段。
二、我国石墨烯研发与国际同步,应用蓬勃发展
我国各级政府也将石墨烯产业作为产业升级换代的突破口。
2007-2014年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石墨烯项目累计资助经费达5亿元,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对石墨烯的累计资助达1.5亿元。
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李长春预言:我国石墨烯产业化大潮预计2016年到来。
地方政府对石墨烯产业的兴趣也日渐升温,沿海经济发达的广东、浙江、江苏、山东行动迅速,青岛、常州、无锡、宁波、深圳、东莞、重庆等地纷纷设立石墨烯产业园区。青岛石墨烯科技创新园总规划面积750亩,以打造青岛国际石墨烯创新中心为定位;常州国家石墨烯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落户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这是全国首个“国字号”石墨烯产业化基地,至2014年底已入驻石墨烯相关企业25家;无锡市将在惠山经济开发区打造成国家级石墨烯产业研发、生产和应用示范区,编制了《无锡石墨烯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无锡市惠山区政府拿出上亿元扶持石墨烯企业进入产业园,无锡市今年初宣布,2015年石墨烯及相关产业规模将突破50亿,2020年达到300亿元;宁波市编制了《宁波石墨烯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2014-2023)》,力争用10年时间,打造千亿产值规模,具有宁波特色与优势的石墨烯产业群,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石墨烯技术创新引领区、产业发展先导区和应用示范先行区。
目前,我国石墨烯生产企业数量已达到40余家。规模化量产的企业主要集中在三角地区、四川盆地和山东一带。
从专利申请数量来看,我国还具有相当的科技创新优势。中国知识产权网(CNIPR)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7月中国有关石墨烯专利申请数量为5442,处于世界首位,是第2名的美国专利申请量(2196)的近2.5倍。
三、在泉州台商投资区创建泉州石墨烯产业基地的建议
该区既是国家级台商投资区(下面简称台商区),也是泉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主园区,发展高新材料是台商区的重点任务之一。台商区党工委和管委会对发展石墨烯产业相当重视,已引进了钧石能源集团(福建辉锐材料科技公司)和福建盛达科技公司,他们分别生产石墨烯触摸屏等产品和从事石墨烯应用产品的研发,为发展石墨烯产业打下基础。为贯彻落实《泉州制造2025发展纲要》,我们以极高热情建议在台商区创建泉州石墨烯产业基地。具体建议如下:
1、编制《泉州石墨烯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5)》,定位是建设福建省石墨烯产业发展先导区和应用示范区。前5年重点发展石墨烯应用产品;后5年并重点发展石墨烯原料及应用产品。
2、以福建盛达科技有限公司为主体,与福建大学、宁波大学、华侨大学等高等院校联合创建《泉州石墨烯技术创新研发中心》。盛达公司与福州大学、宁波大学等高校已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着手在盛达公司60亩的中试孵化基地内开展石墨烯应用产品的研发。建议尽快升级筹建“研发中心”。
3、开展石墨烯产业招商。首先要努力推动钧石能源集团(福建辉锐材料科技公司)在台商区拟投资12.3亿元建设石墨烯触摸屏、薄膜透明电极材料和石墨烯电容电池等项目,该项目是目前福建省最大的石墨烯应用产品,它的建成,将有力促进台商区石墨烯产业基地的建设。
2015年4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