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受泉州市老科协第二届理事会的委托,向大会作六年来的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六年来工作回顾
2005年12月18日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以来,我市老科协工作在市、县(市、区)两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贯彻中办发〔2005〕9号文件和泉委办〔2005〕79号文件精神,团结和组织老科技工作者,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遵循为政府科学决策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老科技工作者服务的宗旨,积极开展各项活动,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作出了贡献。在本届理事会期间,先后于2007年被福建省老科协授予“先进集体”称号,被泉州市人事局、泉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授予2002—2007年度泉州市科协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10年被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授予“全省老科协2010年度开展‘十百千万’科普惠民活动先进单位”;2011年被泉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授予“首届十佳星级学会”。这既是鼓励、也是鞭策。
六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组织学习党和国家文件精神,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增强责任感,推动老科协事业发展。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是一项重要政治任务。2007年市老科协召开“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辅导报告会”,请市委党校教授作报告。华侨大学分会、泉州师院分会,石狮、永春、晋江、南安等县(市)老科协分别召开理事会、座谈会、理论研讨会等多种形式的会议,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通过学习,联系实际,提出了抓好“四大建设”(组织建设、能力建设、机制建设、条件建设),不断增强老科协的办事能力、工作实力、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为推进老科协事业发展作贡献。2009年接到省老科协转发郑义正会长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几点建议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重要批示后,市、县(市、区)老科协立即召开会议,组织协会领导和会员认真学习贯彻。通过学习,石狮市老科协提出“服务海西,联系实际,建言献策,有所作为”的六条贯彻落实意见和措施;晋江市、南安市老科协倡议在会员中开展献计献策活动。中办发〔2005〕9号文件颁发后,市、县(市、区)两级老科协把贯彻落实9号文件精神,作为老科协一项重要工作任务认真抓、经常抓、反复抓。2006年我会参加了中国老科协在北京召开的“学习贯彻中办发9号文件经验交流会”。2008年配合省老科协的调研活动,召开了“泉州市贯彻落实中办发〔2005〕9号文座谈会”。通过这些活动,推动了“9号文件”再学习,再宣传贯彻,进一步调动了广大老科技工作者奉献社会的积极性,促进了老科协工作的开展。
二、组织建设取得了新突破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办发〔2005〕9号文件精神,本届理事会把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工作重点,2007年再一次联合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科协颁发了泉人综〔2007〕17号文件。市老科协领导和市直有关部门领导,深入到尚未成立老科协组织的县(市、区)和有关单位调研指导。在省老科协,市、县(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2007年,南安、洛江、丰泽、惠安、泉港、晋江等6个县(市、区)及泉州师范学院先后召开了老科协成立大会,至此全市11个县(市、区)和老科技工作者集中的单位均成立了老科协组织。全市老科协现有个人会员2228人,其中泉州市级个人会员600人,具有高级专业职称会员512人,占市级会员总数85%。在市、县(市、区)两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老科协组织纳入到涉老组织中,老科协工作作为涉老工作一部分列入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老科协组织的办公场所、活动场地大部分得到了妥善安排,活动经费逐年有所增加。
六年来,市老科协自身建设不断增强,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上,着重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严格按章程规定办事,坚持民主办会。每年召开理事会1次、常务理事会2-3次,每个月召开会长办公会,做到重大问题,集体研究决定。二是认真组织学习,及时领会上级精神。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健全规章制度。会员入会、财务审批、固定资产管理、驻会人员工作均有较明确规定要求。四是接受有关部门对协会工作的督查。根据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我会每年进行社团(含分支机构)年检,机构代码年检和开户银行帐号年检,以及换届财务审计等,确保协会依法办会,健康发展。五是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推动协会工作。六年来,组织市、县(市、区)两级老科协领导,到浙江省温州市、宁波市、杭州市,厦门市、龙岩市等设区市老科协参观学习。通过与省内外老科协工作交流,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对老科协工作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服务社会取得了新成效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
调查研究,建言献策,是发挥老科技工作者专业技术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六年来,市、县(市、区)两级老科协提交调研报告及建议229项。内容涉及化工、机械、电子信息、冶金、交通、农林、城建、环保、地矿、水利、文教、医卫、防震减灾等多方面。比较重要的报告、建议有:联合市政府经济顾问组编写泉州市石化、电子信息、纺织服装、装备制造、钢铁、船舶等六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思考,供市领导参考;协助南安市政府编制5个产业振兴落实方案。建议引进中化集团到泉惠石化园区建设大型炼油厂,中化集团年产1200万吨炼油项目已开工建设。引进新加坡泰山石化仓储公司到泉港石化园区建设大型储运工程。为了推进泉州市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南安市党委、政府采纳我会提出的“加快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建议。农村户用沼气建设是服务“三农”,开发新能源,发展循环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一举多得的好举措,早在2005年我会就向市政府提出“推广沼气综合开发,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建议被市政府采纳。2005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市老科协向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交了“泉州市防震减灾工作建议”。各县(市、区)老科协围绕老百姓关心,政府着力解决的民生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德化县老科协对该县自来水源头——相垵水库的水质安全和陶瓷行业用烟煤制作“水煤气”污染环境的调研;泉港区老科协开展石油化工产业对环境污染的调研;石狮市老科协深入漂染企业调研,提出推广“絮凝沉降法”、“除尘脱硫系统装置”等实用技术,解决漂染企业环境污染,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缓解经济发展中水资源紧缺的建议;晋江市、惠安县老科协提出危房改造与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同步进行的建议;南安市老科协针对社会各界关注的“用地难”问题,进行深入调研,提出“关于科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调研与建议”,被南安市政府采纳,南安市政府据此颁发了相关文件。一条建议促使政府出台一份文件,显示了老科技工作者建言献策对政府科学决策所起的作用。
(二)科技惠农、服务“三农”,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市老科协农林水专委会配合市扶贫开发协会开展“科技扶贫”活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几年来他们多次深入到乡镇,为永春县冬瓜产业的发展和德化县发展“三黑”(黑鸡、黑兔、黑山羊)产业进行技术指导,促进了两县特色产业发展。近几年,市老科协化工、农林水专委会与永春、德化、惠安、鲤城等县(区)老科协合作,开展纳米硫磺在农业上推广应用试验取得显著成效。
安溪县老科协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科技兴茶”工程建设,组织茶叶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到多个乡村,就茶叶优质丰产栽培和精细制作进行技术培训,参加培训的茶农达2万多人次。县老科协茶叶专委会协助长坑乡珍田村成立了全县第一个茶叶合作社,引起了县委、县政府重视。珍田茶叶合作社被农业部定为试点单位,福建省农业厅的项目实施点。科技惠农结出了丰硕的果实,科技示范带动了周边农村,促进了农民增收。德化、永春、惠安、泉港、晋江等县(市、区)老科协在科技惠农、创办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方面也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近几年全市老科协共建立科技示范基地18个,其中市、县(市、区)老科协联办科技示范基地3个;老科协会员领办的科技示范基地7个;老科协协办的科技示范基地8个。
(三)发挥老专家专业技术优势,广泛开展科技咨询服务活动,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面向基层,针对需求,突出科技,发挥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社会活动,是老科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市老科协会员积极参加市政府经济顾问组组织的科技咨询服务活动,几年来先后完成各种论证项目1000多个,技术咨询1800多人次,主编了泉州市“十一五”石化、纺织服装、机械、电子信息等产业发展规划,“十二五”石油化工、建筑、建材新材料、生物医药、船舶等产业发展规划。地矿专委会、197地勘分会先后组织地矿专业老专家,到德化鑫阳矿业公司所属的阳山铁矿勘察井下水文地质工作,为该矿预防井下透水事故,确保矿井建设和矿工生产安全进行咨询服务。水利分会老专家承担了市直及各县(市、区)中小型水库、海堤加固工程及防洪排涝的设计审查项目100多个。建筑专委会与惠安开成(建筑)职业中专,共同举办“教学开放日”活动,为老科技工作者与学校师生合作交流搭建平台。化工专委会引进纳米材料,在特步、邦登、格来德等制鞋公司推广应用,为企业获得显著经济效益;联合宏远、德亿、海博斯、祥业等公司开展“竹纤维应用研究”,促进我省竹纤维研发工作的开展。
老科协会员服务社会,除了协会组织开展的活动外,还有许多会员被部门、单位聘任,为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发挥作用。华侨大学分会、泉州师院分会、文教专委会100多名会员受聘于黎明、仰恩、轻工、信息、华光等民办院校,参与民办院校的管理与教学,成为我市民办院校的主力军。老科技工作者突出的工作业绩,得到了有关部门、单位的肯定。我会王文泰会长2009年荣获“中国老科协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文教专委会研究员郑国权、曾金铮参与编篡出版的《泉州传统戏曲丛书》,2006年荣获文化部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石狮市老科协吴彦南会长主持领导的“石狮市老干部中心党委综合第一支部”,2009年被中组部授予“全国先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荣誉称号;农林水专委会高级农艺师黄水看,经省政府外事办推荐,中国翻译协会评选,2009年荣获“资深翻译家”荣誉称号;安溪县老科协高级工程师苏兴茂2010年荣获“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荣誉称号等。华侨大学分会庄有土教授,石狮市老科协高级工程师黄文龙、张文敦,自主研发的科技项目成果,荣获省发改委“小发明、小创造”项目资助。
(四)深入农村、社区,开展老专家医疗服务活动。
据统计,六年来市、县(市、区)两级老科协组织老专家到城乡进行义诊、咨询等医疗服务活动150多次,受益群众达2万多人次。市老科协医疗卫生专委会老专家参加市助老服务中心和花桥宫的义诊活动,常年为市民义诊值班服务;与市扶贫开发协会、市老区促进会、市老龄办合作,深入革命老区、边远山区义诊10多次,接受义诊群众2000多人。南安市老科协举办“百万真情关爱外来工”进社区、进企业义诊活动;安溪县组织老医师开展“茶乡农民健康行”活动;石狮、晋江、永春、德化、惠安、泉港等县(市、区)老专家深入农村、社区,开展义诊活动也都做了大量工作。通过这项活动,提高了城乡居民自我保健意识,解决了部分农民和老职工看病难的困难,受到广大群众欢迎。
(五)认真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
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做好科普宣传工作,是老科协重要工作任务,也是老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据近四年统计,全市老科协系统举办科普报告会和讲座共1654场,听众达21.8万多人;举办科普展览36次,参观人数1.2万多人;举办科技培训91场,接受培训人数1.5万多人;印发宣传资料2万多份。为贯彻落实省老科协开展“十、百、千、万”科普活动精神,近年来我会进一步加大科普工作力度,先后建立了科普宣讲机构和科普工作月通报制度,添置科普专用设备,做到了科普工作有规划安排、有机构人员、有检查制度,为科普工作落实创造了条件。全市已成立科学报告团5个,科普宣讲队9个,报告团、宣讲队成员167人。近几年市、县(市、区)两级老科协共组织86位老专家,分别到农村、社区、学校、军营、企业、涉老组织,为工人、农民、学生、老年人、部队官兵作科普报告341场,听讲人数达5万多人。邀请了中国老科协科学报告团成员、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来我市作“嫦娥工程——中国人的梦想”的科普报告;邀请中科院院士滕吉文作“地球内部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与强烈地震”的科普报告。邀请省老科协科学报告团成员张振銮、高学琴、高兆藯来我市作“养生保健”和“油茶栽培技术”的科普报告。结合地球日、防灾减灾日等重要纪念节日开展科普活动,与涉老单位合作定期为老年人讲科普,做到了科普工作常态化。
四、为会员服务取得了新进展
以人为本,以会员为主体,努力为会员服务,是老科协团结和凝聚老科技工作者,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的一项重要工作。几年来着重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为老科技工作者认定技术职称。
老科协组织根据中办发〔2005〕9号文件精神,为离退休后继续发挥作用,取得新业绩的会员认定技术职称,受到广大会员的欢迎和支持。从2003年起我会先后共10批认定145人的高级技术职称,其中正高级54人,副高级91人。进一步调动了老科技工作者老有所为的积极性。据调查,在已认定的54名具有正高级技术职称人员中,仍在各自专业领域继续发挥作用的有44人,占82%。
(二)组织会员体检,开展养生保健咨询活动。
坚持每年组织会员体检,六年来参加体检的会员共738人次;举办保健讲座和老年人养生保健咨询活动,增强会员自我保健意识;印发保健资料5000多份。
(三)组织会员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根据市科协举办学术年会的部署安排,市老科协本届理事会共举办学术年会6次,交流论文155篇,参加会员达700多人次。先后为会员举办了“南极科学考察报告”和“抗震减灾科普报告”;举办了以“民办教育”和“健康咨询”为主题的“科普沙龙”活动,邀请吴端阳教授作“台湾五所私立大学院校调查报告”的主题发言;邀请原福医大二院院长许有容主任医师作“老年人心血管病防治”的科普报告;请高级讲师刘克力,结合体检为会员作健康咨询,效果都很好。
(四)组织会员开展形式多样活动,丰富老科技工作者文化生活。
2009年是我们伟大祖国60华诞,市、县(市、区)两级老科协,通过组织会员开展系列活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阳节期间与市公务员局联合举办“祝寿会”,六年来为70、80岁的老专家共386人祝寿。此外,每年以专委会、分会为单位,组织会员聚会,向会员传达协会活动信息,开展会员之间的交流活动;组织会员到省内外旅游以及春节期间慰问病重住院会员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展现了老科技工作者的精神风貌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老科技工作者的亲切关怀。
(五)加强信息交流。
几年来共组稿编印会刊《泉州市老科协通讯》、《泉州老科协》、《泉州市老科协工作简报》共10期7000份。收集编印中央、省、市三级党委、政府以及中国科协、省科协有关老科协工作的《重要文件汇编》1000份。协助省人事厅、省老科协、省教育电视台“金秋栏目”推出的“八闽银色人才英姿”系列报道。我会有6集电视专题片在省电视台播出,展示了我市老科技工作者再做贡献的精神风貌,激发了广大老科技工作者服务社会的热情。
(六)配合省老科协3本专辑文稿的征集工作,展示了我市老科技工作者再作贡献的精神风貌。
省老科协为进一步推动全省老科技工作者发挥潜能,助推我省科学发展,决定编印《项目带动》、《科普文稿集萃》、《老科协精英谱》等3本专辑,经省老科协评审,我市老科协共有17份文稿入选。
回顾六年来的工作,我们所取得的成绩,是在市、县(市、区)两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省老科协的指导下,是在市科协、市民政局、市公务员局、市科技局、市委老干局、市老龄办等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理事会与广大会员的共同努力和有关单位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下的结果。我谨代表市老科协第二届理事会,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帮助老科协工作的领导和单位,向为全市老科协工作作出贡献的老科协组织和老科技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六年来的工作,我们的体会是:一要紧紧依靠党委、政府的领导,主动争取有关部门的协助与支持,这是做好老科协工作的保证;二是组织会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展调查研究,科技咨询、科技惠农、科技培训、科学普及,为会员服务等活动,这是做好老科协工作的主要方法;三是加强与有关部门、有关社团组织、老科协组织之间的合作,扬长避短,优势互补,这是老科协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四是加强老科协组织建设,健全机构,壮大队伍,这是做好老科协工作的关键。
各位代表,过去的六年,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与市委、市政府和省老科协的要求、与省内外老科协组织相比,与广大老科技工作者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当前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贯彻中办发〔2005〕9号文件、闽委办〔2005〕4号文件和市委办〔2005〕79号文件精神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各县(区、市)老科协工作发展不平衡,个别老科协组织工作环境较差,至今办公地点、专职工作人员尚未落实,活动经费偏低,工作难于开展;市老科协对各县(市、区)老科协的指导、联络不够主动,专委会、分会组织会员发挥作用不够充分;老科协组织向条件成熟的乡镇延伸进展缓慢,基层组织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健全。
今后工作的建议
市老科协第二届理事会已顺利完成历史使命,新一届理事会要在上两届理事会打下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承上启下,开拓进取,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老科协的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八大精神,继续深入贯彻中办发〔2005〕9号文件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市老科协工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做出新贡献。
现根据中国老科协和省老科协的要求,结合我会的实际,对新一届理事会的工作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
党的十八大会议即将召开,这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要认真组织学习大会报告,认真宣传贯彻大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继续深入贯彻中办发〔2005〕9号文件精神。中办发〔2005〕9号文件是党中央对广大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的亲切关怀、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是老科协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和现实的实践意义。要及时组织学习市委、市政府关于经济建设的决策和相关文件,并认真宣传贯彻。
二、要继续抓好老科协的组织建设和自身建设。
老科协工作,关键在组织,基础在会员,生命在活动。没有健全的组织,要进一步发挥老科技工作者作用是一句空话。为此,要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要严格按协会章程办事,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二要完善和健全县(市、区)老科协组织,切实做到办公有地点、办事有人员、活动有经费,并力争把老科协组织延伸到条件成熟的乡镇和街道(社区);三要切实加强老科协会员发展工作,不断吸纳热心老科协工作且相对年轻的领导干部、知名老专家和老科技工作者,增强新鲜血液;四要充分发挥专委会、分会作用,团结和组织更多的老科技工作者,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三、要更加自觉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要团结、组织会员和广大老科技工作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进一步发挥老专家在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中的服务和推动作用,在培养教育下一代中的示范和教育作用。继续做好调查研究,建言献策工作,为各级领导的科学决策服务;面向基层,针对需求,继续做好科技咨询、科技开发、科技培训、科技服务工作,为我市民营企业的“二次创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面向农村,继续做好科技扶贫,科技惠农,服务“三农”工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面向社会,继续做好医疗服务活动。
四、要更加努力地服务于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
要深入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推动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做到科普工作常态化。
五、要更好地为会员服务。
要履行好桥梁纽带职责,把加强党和政府同老科技工作者的联系作为我们的基本职责,把为老科技工作者服务作为老科协的根本任务之一,努力提高为老科技工作者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增强老科协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进一步开拓老科协工作新局面。
各位代表,时代需要老科技工作者,老科技工作者需要老科协组织。让我们在党中央领导下,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团结和组织广大老科技工作者,为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建设,开拓老科协事业新局面而努力,做出新的更大贡献。